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仁齋直指方論 卷23 腸癰 上課筆記
    

仁齋直指方論教程:卷23 腸癰

腸癰論癰發(fā)于外,人可得見者,猶為危急之疾,而況隱伏腸間,痛無定處,人不可得而見者乎?蓋臍癰等患,治之得法,尚庶幾焉,一著少差,枰棋去矣。何則?腸癰為病,身皮甲錯,腹皮緊急,如腫之狀。而按之濡,體無哄熱,腹無積聚者,此積陰冷之所致也,當以溫藥調之;發(fā)熱…

癰發(fā)于外,人可得見者,猶為危急之疾,而況隱伏腸間,痛無定處,人不可得而見者乎?蓋臍癰等患,治之得法,尚庶幾焉,一著少差,枰棋去矣。何則?腸癰為病,身皮甲錯,腹皮緊急,如腫之狀。而按之濡,體無哄熱,腹無積聚者,此積陰冷之所致也,當以溫藥調之;發(fā)熱無汗,灑淅惡寒,小腹腫強而按之痛,小便澀數(shù),其候如淋者,此內結熱之所致也,當 以涼劑利之。其脈遲緊,膿未成者,可下;其脈洪數(shù),膿已成者,不可下。甚者,腹肚脹大,轉側聞有水聲,或繞臍生瘡,膿汁穿出,或臍中常常出膿,或大便屢下膿血,凡此皆為惡證。其間寒熱氣急,煩渴、驚悸、嘔惡、唾膿、咳嗽痰涎、自汗自利,如尋常發(fā)癰之狀,亦類有此,婦人尤多得之,但恐世俗不識其證耳!抑余聞焉。《內經》有曰∶息賁病,有人得之二三年,遍身微腫,其后大腸與臍俱出膿血,遂至不救,此亦腸癰類也。又可不審思而明辨之乎?

腸癰證治

牡丹 治腸癰冷證,腹濡而痛,時時利膿。
人參 丹皮茯苓 天麻 黃耆 木香 當歸 川芎 辣桂 仁(浸,去皮,炒 各
上末。每服三錢,井水煎,食前服。

木通 治腸癰熱證,腹痛而強,發(fā)熱惡寒,小便似淋,膿未成者用此。
木通 薏苡葶藶(炒) 甘木(炙) 川升麻 北梗 桃仁(浸,去皮,炒) 赤茯苓 牡丹 硝(一分)
上銼為散。每服三錢,井水一盞半,五片,煎服。

四圣散 治腸癰、癰疽、便毒,神效。
生黃栝蔞(一枚,去皮) 粉草末(四錢) 沒藥末(三錢) 乳香末(一錢)
上件用好紅酒二大碗,慢火煎至一碗,分作兩服,二日服盡,大便順,導惡物,妙。若干栝

薏苡湯 治腸癰,冷熱證通用,(方見血類)。加北梗、甘草煎服。

究原排膿內補散 治腸癰冷證及癰疽等患。
人參 當歸 川芎 濃樸(姜制) 防風 北梗(焙) 白芷 辣桂 黃耆(炙) 甘草(炙) 白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如不飲酒,南木香煎湯下,諸癰熱證,黃栝蔞煎湯下。

云母 治內外一切癰腫結毒,冷熱證通用。藥料四十件,(修制法度詳見《和劑方》。) 每 咯

蠟礬丸 治諸癰腫毒, 惡瘡。(方見痔門。)

燒棗散 治腸癰。
干棗(連核燒存性) 川百藥煎(研細。等用)
上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附諸方

秘傳薏苡仁 治腸癰,腹中 痛,煩毒不安;或脹滿不食,小便澀。婦人產后虛熱多 有此
薏苡仁(五錢)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炒,各三錢) 瓜仁(四錢)
上 咀,分二帖,每帖水二盞,煎八分,去滓,溫服。

一方 治肚癰 便癰。
牽牛末(一兩) 大黃(半兩) 牛蒡子(二錢半) 補骨脂(一錢二分半)
上為細末,冷蜜水調,空心服,每二錢。加芒硝妙。

牡丹湯 治腸癰,小腹腫痞,按之即痛,小便如淋,或小便自調,時時發(fā)熱,自汗出,復惡
大黃(蒸) 桃仁(去皮尖,各五錢) 牡丹(一錢一字) 栝蔞實(三錢) 芒硝(三錢三分,包)
上 咀,作一服煎,去滓,入芒硝,再煎沸,頻服。未效,再服敗毒散。(方見傷寒門。)

神效托里散(《和劑方》) 治癰疽發(fā)背,腸癰、奶癰、無名毒腫, 作疼痛,憎寒壯熱,類
忍冬草(去梗) 黃耆(各五兩。去蘆) 當歸(八兩二錢) 甘草(炙,八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酒一盞半,煎至一盞,病上食后,病下食前,少頃再進,滓外敷。未

一方 治腹內癰腫。
大黃(一兩,取末四錢半) 破故紙(一兩,取末二錢) 牛蒡子(一兩,取末一錢) 牽牛(一
上和作二服,蜜水調,空心服,以利為度。

丹溪云:大腸有痰積死血流注,用桃仁承氣東加連翹、秦艽,近肚門破入風者難治,防風之類。

桃仁承氣湯(方見血門。)

卷之二十三 腸風

腸風論

腸胃不虛,邪氣無從而入。人惟坐臥風濕,醉飽房勞,生冷停寒,酒面積熱,以致榮血 失道 濁而 便者 冷者 藥, 正氣 芎歸 雖 以 乎 門 調 苓

腸風證治

敗毒散 不換金正氣散。(方并見寒類。)

地榆 治腸風熱證下血。
地榆 黃連 茜根 黃芩 茯神(各半兩) 梔子仁(一分)
上粗末。每服三錢,薤白五寸,同煎服。又柏皮湯。(方見瀉類,通用。)

酒蒸黃連丸(方見疸門)。黃連阿膠(方見嗽門。)茯苓、茯神煎湯下,治諸下血腹痛。

痛即 冷腸風

小烏沉湯
香附(杵去皮毛,焙,二兩) 天臺烏藥(去心,一兩) 甘草(炒,一分)
上為末。每一錢,鹽點服。枳殼散,正方不用加藥。參苓白術散 (方并見虛勞門。) 四君子

烏荊丸 治腸風下血,諸風抽掣。
川烏頭(一兩,炮,去皮) 荊芥穗(二兩)
上為末,醋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枳殼散下。

不換金正氣散 加川芎、當歸同煎,吞白丸子,(方見身疼門。)治腸風及便血妙。

四君子湯加制白扁豆、黃耆治腸風 五痔下血,痿黃乏力。

豬臟丸 治大人小兒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饑,腹不痛,里不急,名曰野雞。先用海螵蛸炙 尺去 米飲

橄欖 治腸風、臟毒久不止。
橄欖核于燈燭上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用陳米飲食前調下。

蒜連丸 一名金屑萬應丸 治腸風、臟毒。(方見血類。)法制香附方并黑散子 治腸風、臟

黑玉丹 治腸風、痔 等疾。
棕櫚 頭發(fā)(以皂角水洗凈,各二兩) 刺 皮 槐角(各三兩) 牛角髓(四兩。以上并燒存 錢) 豬蹄甲(四十
上為末,酒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腸風黑散 治腸風下血,腹痛。
敗棕 頭發(fā) 木饅頭 木賊(各燒存性) 槐角(炒) 枳殼(制,各一分) 甘草(炒焦) 烏梅
上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乘熱調下。

木賊散 治腸風下血。
木賊(去節(jié),炒,一兩) 木饅頭(炒) 枳殼(制) 槐角(炒) 茯苓 荊芥(各半兩)
上為末,每二錢,濃煎棗湯調下。

槐角丸 治腸風瀉血,脫肛。
槐角(一兩) 防風 地榆 當歸 枳殼(制) 木賊 茯神(各半兩)
上為末,酒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真人養(yǎng)臟湯(方見瀉類) 加生槐花,治腸風冷熱不調下血。

黑圣散 治腸風、臟毒、痔 及諸下血。
當歸 川芎 茯苓 地榆 槐花(焙) 敗棕艾葉(燒存性) 百草霜
上件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陳米飲調下。

鲗魚方 治腸風、血痔及下痢膿血。
大活鲗魚一個,不去鱗,肚下穿一孔,去其腸穢,入透明白礬一塊如金橘大,以敗棕皮重包 飲調

震靈丹,(方見瀉類) 玉華白丹(方見痢類。) 治臟腑虛損。大腸不收,久作腸風下血,二

黃龍丸 治傷酒臟毒,及暑瀉、熱瀉。
黃連凈八兩,用酒一大升煮干,研細,水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陳米飲湯下。

消風散 治腸風,米飲調下。吞烏荊丸、酒蒸黃連丸,隨意。(方見頭風類。)

腸風久血方
吳茱萸(凈,半兩,蕩七次,炒過) 黃連(去須,七錢)
上為末,陳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陳米飲下,食前服。

又方
茅花荷葉 敗棕(各半兩,燒存性) 香附(杵,凈,一兩,炒鹽和,一半炒焦,一半略
上為末。食前米飲調下二錢。

腸風方
香附(一兩,制) 枳殼(三分) 當歸 川芎(各半兩) 槐花(炒) 甘草(炙 各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新水一盞半,姜棗煎,食前服。

附諸方

加減四物湯 治腸風下血不止。
側柏葉地黃 當歸(酒侵,去蘆) 川芎(各一兩) 枳殼(去白,炒) 荊芥穗 槐 花(炒)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鐘,姜三片,烏梅少許同煎,空心溫服。

腸風黑散(《和劑方》) 治腸風下血,或在糞前后,并皆治之。
荊芥(二兩) 亂發(fā) 槐花 槐角(各一兩。燒) 甘草(炙) 皮(炒,各兩半) 枳殼(去白
上將所燒藥同入瓷瓶內,鹽泥固濟,燒存三分性,出火毒,同甘草、枳殼搗羅為末。每 服三

結陰丹(《拔粹方》) 治腸風下血,臟毒下血,諸大便血疾。
枳殼(去瓤,麩炒) 威靈仙 黃耆 陳皮(去白) 椿根白皮 何首烏 荊芥穗(各 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陳米飲入醋少許煎過,要放溫水送下。

黃連貫眾(張子和方) 治腸風下血。
黃連 雞冠花 貫眾 大黃 烏梅肉 枳殼 荊芥(各一兩) 甘草(炙,七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米飲下,食前。

一方 治臟毒下血。
用黃連四兩,酒侵,春秋五日,夏三日,冬七日,曬干為末,以烏梅肉六兩同搗為膏, 丸如

一方 治腸風下血。
滑石 當歸 生 黃芩 蒼術(各等分) 上以水煎服,或以蒼術、生 不犯鐵器為末,丸服。

一方 治腸風臟毒。
茄蒂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二錢,小兒服半錢。

卷之二十三 諸痔

諸痔論

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醉飽交接,多欲自戕,以故氣血下墜,結聚肛門,宿 滯不 痛突 結核 則 則 傷 出 已 歲積月累,yin蝕腸頭,濕爛可畏,此果何物致然哉?蟲是也。其間執(zhí)劑又當為之化蟲,不然 古書何以謂之蟲痔?氣血下墜,沖突為痔,既不能坐,又不容行,立則愈覺其墜矣。惟高枕 偃仰,心平氣定,其腫自收。

諸痔證治

清心湯 《素問》云: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心主血熱,諸痔受病之源也,此藥主之。

黃連(凈,一兩) 茯神(去木) 微赤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前米飲下;贾讨皇浅白米稀粥,疏其腸胃。

黃連阿膠丸 治諸痔,解熱調血。(方見嗽門。)用枳殼散送下(方見虛勞門。)或黑豆 煎湯下

追風毒銼散 治諸痔蘊熱腫痛,大便不通。加枳殼煎。(方見腳氣門。)

清涼飲 治諸痔熱證,大便秘結。
當歸 赤芍藥 甘草(炙) 大黃(米上蒸,曬。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新水煎服。

五痔散 治諸痔,不問冷熱內外。
鱉甲(醋浸,炙焦) 皮(銼碎,炒焦) 豬甲(銼碎,炒焦) 蜂房(炒,各半兩) 蛇皮(一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一錢半,食前米飲調下。

圣丸子 諸痔通用。
藤子(重一兩者,三個,去瓤,酥炙) 牙皂角(二兩,酥炙) 皮(一個,炙令焦) 大
上為末,酒面稀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枳殼散送下。

雞峰烏金散 治痔漏。
穿山甲 刺 皮 黃牛角心(各碎,炒黃) 豬牙皂角 槐子 皂莢刺 枳殼 貫眾 阿膠(各等分,再夾和) 牛角 皮 山甲(同炒黑)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用胡桃肉研爛,并調酒,食前服。大腸有熱,荊芥泡湯調下;漏血不

槐角丸 治諸痔及腸風、下血、脫肛。
槐角(去梗,一兩) 防風 地榆 當歸 枳殼(麩炒) 黃芩(各半兩)
上為末,酒面稀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皮丸 治諸痔出血,里急疼痛。
槐花(微炒) 艾葉(炒黃) 枳殼(制) 地榆 當歸 川芎 黃耆 白芍藥 白礬() 貫眾(十枚,炙焦) 盈尺
上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收痔丸 諸痔通用。
透明阿膠(炒酥) 黃連(凈) 貫眾(各半兩) 盈尺皂角(去弦核,醋炙焦)皮(灸焦) 蜂 豬后蹄垂甲(燒。以
上為末,米醋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調氣用枳殼散下,消血熱荊芥煎湯下,食前服

蠟礬丸 治諸痔,諸癰惡瘡,便毒。
明白礬 為末,熔蠟丸桐子大。每服七丸,溫熟水下。

豬甲散 治諸痔。
豬后蹄垂甲(不拘多少,燒存性)
上為末。陳米飲調二錢,空心服。

治諸痔。
青色蛙(長腳者,取一個,燒存性)
上為末,雪糕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先吃飯二匙,次以胡桃肉切細煎湯,調枳殼散送

穿山甲散 治痔、肛邊生鼠孔,或成瘡痛。
穿山甲(橫取后段尾根盡處,一兩,炙焦,存性) 鱉甲(半兩,酒炙酥) 麝(半錢,細研)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用蠟茶半匙夾和,沸湯調下,防風煎湯調亦得,留滓敷痔。又方,單

地榆散 治痔生瘡腫痛。
地榆 黃耆 枳殼 檳榔 川芎 黃芩 赤芍藥 槐花 羌活(各半兩) 白蘞 蜂房(炒焦)
上銼,每服三錢,新水煎服。

皂刺 治痔痛而復癢。
皂莢刺(二兩,燒,煙盡存性) 防風 槐花(各三分) 蛇床 白礬( ) 白蒺(炒,去刺)
上為末,醋調綠豆粉為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五十丸。以苦楝根煎湯下,仍用童子熱尿入白礬

皂角煎丸內痔,腸頭里面生核,寒熱往來。
滿尺皂角(三錠,去弦核,醋炙) 刺 皮(一兩炙黃) 白礬(,一兩) 豬后蹄 垂甲(十枚 苡白芷(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白皮煎湯下,仍以藩蘺草根煎湯熏洗。

芎歸丸 治痔下血不止。
川芎 當歸 黃耆 神曲(炒) 地榆 槐花(微炒,各半兩) 阿膠(炒酥) 荊芥 穗木賊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干葛 治酒痔。
白干葛 枳殼(炒) 半夏(制) 茯苓 生干地黃 杏仁(各半兩) 黃芩 甘草(各一分)
上銼碎。每服三錢,黑豆百粒,姜五片,白梅一個煎服。

橘皮 治氣痔。
橘皮 枳殼(炒) 川芎 槐花(炒,各半兩) 檳榔 木香 桃仁(浸,去皮尖) 紫蘇莖葉
上銼,每三錢,姜棗煎服。

代赭石丸 治痔變?yōu),膿血不止?br>代赭石(,醋淬,研) 磁石(煮米醋數(shù)沸,蘸七次,研) 白礬( ) 牡蠣龍骨(研)木賊 蜂房(炒)
上件等分,細末,神曲糊丸小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艾并生姜煎湯下,漏血處以熟艾揉和

荊枳湯 治氣滯發(fā)痔。
荊芥穗 枳殼(炒) 槐花 香附 紫蘇莖葉 甘草(炙。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芎歸湯(方具載血類)加茯苓、槐花微炒,治產婦諸痔。

敷痔方 治腸口熱腫。樸硝二錢,硼砂半錢,末之,干摻。
又大黃、滑石等分,末之,井水調敷。
又樸硝、五倍子等末,敷之。

止血方
血竭末敷之。

通用方 豬后蹄垂甲燒灰敷。

又水浸熊膽汁,以筆敷。
又鴨嘴青膽礬 為末,用清蜜調,筆敷,可以消脫。
雞子一個煮熟,去黃取白,切焙,明礬 、白蘞各一錢,同末敷,有孔用紙拈蘸入。

熏洗方
槐花、m.52667788.cn/job/荊芥、枳殼、艾葉水煎,入白礬熏洗。

又木鱉七枚,取仁,研土礬末二錢,少水煎熏二三次。
又藩蘺草根煎湯,先熏后洗。藩蘺花似小芙蓉。
又 皮三指許,艾葉一團,如燒香法,置長桶中坐熏三次。凡痔發(fā)于肛內者,須用熏洗;若

治諸痔方 凡痔皆因酒面炙爆,蓄熱傷血,惡血結聚于下焦,不得疏通,于是下墜而為痔。

水之 小便 去翅 湯沃去,準一時許,前藥又增些膽礬,若痛,又認蔥湯沃之,又等一時,藥中又增些膽礬, 并 以 淋

逐淤湯 通利大小便,取下黑物。
川芎 白芷 生干地黃 赤芍藥 靈脂 枳殼(制) 阿膠(炒) 蓬莪術 茯苓 茯神木
上銼散。每三錢,井水一碗,姜三片,蜜三匙,煎服,以利為度。淤血作痛通用。

治痔五圣丹
雄黃 葉子雌黃 樸硝 綠礬 明白礬(各半兩)
上件,各別磕碎,以銀窩,一入雄黃,二入雌黃,三入樸硝,四入綠礬,五入白礬,圓瓦片..出火 ..藥末 然后

治痔豬膽 豬膽七枚,各取汁,以建盞盛,炭火熬成膏,用單紙攤敷,須先用槐根,取白

熏痔方
五倍子曬干,如燒香法置長桶內,坐熏患處,自然收縮。

治痔方
紫荊皮,新水煎,食前服。

又方 白芷末,用米飲調,食前服。

又方蜈蚣焙干為末,入腦,以津唾調敷青紗上貼,或樸硝末摻亦得。

又方 五倍子焙黃,銼碎,每用一兩,井水三大碗煎,乘熱熏洗,拭干,爛石膏燒紅,碗覆

附諸方

干葛湯 治每遇飲酒發(fā)動,痔瘡腫痛而流血。
干葛 枳殼(炒) 半夏 茯苓 生 杏仁(各半兩) 黃芩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銼,每服三錢,黑豆一百粒,姜三片,白梅一個,水煎服。

橘皮丸 治因憂思恐怒適臨于前,痔瘡發(fā)作腫痛,大便難,強努則肛出,并皆治之。
橘皮 枳殼(炒) 川芎 槐花(炒,各半兩) 檳榔 木香 桃仁(炒,去皮) 紫蘇 莖葉 香
上銼,每服三錢,姜棗煎服。

地黃丸 治五痔,滋陰必用之。
地黃(酒蒸熟,一兩六錢) 槐花(炒) 黃柏(炒) 杜仲(炒) 白芷(各一兩) 山藥 山茱萸 兩半) 附子(二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湯服下。

五灰散(《三因方》) 治五種痔瘡,不問內外,并宜服之。
鱉甲(治牡痔) 皮(治牝痔) 蜂房(治脈痔) 蛇蛻(治氣痔) 豬左足懸蹄甲(治腸痔。各
上燒存性,隨證倍用一分為末,井花水調二錢,空心臨臥時服之。

一方 治熱痔疼痛不可忍者。
用鮮枸杞根數(shù)莖杵爛,煎湯熏洗,其痛立止。

四物湯(方見虛勞門。)

解毒湯(方見積熱門。)

灸法大蒜一片。頭垢捻成餅子,先安頭垢餅于痔上,外安蒜,艾灸之。

卷之二十三 便毒

便毒論

腎為作強之官,所藏者志也。男女大欲不能以直遂其志,故敗精搏血,留聚中途,而結 為便 既不 下 衣 筋 并 外此,老人氣滯,亦或有之。

便毒證治

雙解散 治便毒內蘊熱氣,外挾寒邪,精血交滯,腫結疼痛。
辣桂 川大黃(生) 白芍藥 澤瀉 牽牛(炒,取末) 桃仁(去皮,炒干,各一分)甘草(半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姜五片,食前煎服,日兩服。先小便快,熱從小便出,后大便利,皆

連翹湯 治便毒腫結。
連翹 獨活 川升麻 射干 木通 桑寄生 赤茯苓 甘草(炙,各七錢半) 大黃(生用)
上銼細。每服三錢,慢火煎服。

復元通氣散 便毒初發(fā)用此方。
穿山甲(酒浸,炙焦,二兩) 天花粉(酒浸一宿,焙) 白芷 舶上茴香(炒) 白牽牛末(炒)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食前服,不飲酒,南木香煎湯下。

退毒飲 治便毒腫結。
穿山甲(半兩,蘸法醋炙焦) 木豬苓(三錢,法醋微炙)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老酒調下,次以法醋煮肥皂,研膏敷之妙。

五苓散 疏利小便,以泄敗精。(方見飲水門。)用蔥二莖,煎湯調下。

追風毒銼散 治便毒熱證,大便秘結。(方見腳氣門。)又清涼飲通用。(方見痔門。)

和劑流氣飲 治便毒,大便不通加生大黃,食前服。(方見脹滿門。)

究原排膿內補散 便毒已消,常服之。(方見腸癰門。)潰處以白蘞、白芨、沒藥、乳香、血

蠟礬丸 治腫核、痔漏、諸癰。(方見痔門。)

四圣散 治便毒、癰疽、腸癰,神效。(方見腸癰門。)

敷方 治便毒腫痛。
雄黃 乳香(各二錢半重) 黃柏(一錢)
上為細末,分作兩服,以新水調敷,自平。

皂角膏 治癰疽、便毒等。
皂角一條,長尺以上者,捶碎,法醋煮爛,研成膏敷之,屢效。

膠方 便毒初發(fā)。
水膠用水溶開,涂敷。若便毒已大而軟,則用魚鰾膠于熱湯中煮軟,乘熱研爛敷之;蛞獡Q

蕉葉方 治便毒。
蕉弓葉干者,焙焦為末,法醋、生姜自然汁等分調敷。

又方
紫背草研,醋調敷。

附諸方

秘傳蟬蛻 治便毒初起疼痛服之神效。
蟬蛻(去土并頭、足) 楓由蟲(炙死,各二錢) 蜈蚣(三條,燒存性) 雄黃(三分)
上件共為細末,分三服,用好酒煎一二沸,食前服,忌食諸熱毒物。

秘傳獨圣散 治一切便毒,連連作痛,更不腫起,名曰陰毒,服之立應。

取活蜈蚣一二條,用炭火燒存性,為末,用好酒調服,食前下。

雙解散 治便毒內蘊熱氣,外挾寒邪,精血交錯,腫結疼痛。
辣桂 大黃 白芍藥 澤瀉 牽牛(炒,搗研) 桃仁(去皮,各二錢半) 甘草(五分) 干姜
上 咀,分二帖。每服用水二盞,煎七分,食前服。

一方 治便毒初發(fā)。以生姜一大塊,米醋一合,以姜蘸醋m.52667788.cn/kuaiji/磨,取千步峰泥,敷之即散。(千

附疳瘡方

秘傳鳳凰衣 治疳瘡腫痛神效。
鳳凰衣(即包雞子殼內衣是也,不以多少) 輕粉 冰片(各少許)
上為極細末,敷患處,效。

麝香輕粉散 治血疳、陰蝕、 瘡、耳疳、一切惡瘡。
輕粉 麝香(各五分) 乳香 沒藥 明礬(各一兩)
上為細末,干貼。

一方 治下疳瘡。
陀僧 黃連 黃柏 輕粉(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鹽、艾湯沃洗,干摻。

附妒精瘡方

津調散 治妒精瘡,膿汁淋漓臭爛。
黃連 款冬花(等分)
上為末,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洗,絹帛挹干,津調藥敷。

歌曰∶
陰瘡癢痛黃汁注, 輕粉石膏濕干敷,
不然細研生白礬, 冷水洗之根亦去。

又∶
臘茶五倍末同調, 摻敷陰瘡便可消,
更有一般官局藥, 水銀和粉玉龍膏。

又∶
婦人交接妒精瘡, 地龍蛇床作洗湯,
細研黃連款冬末, 唾津調敷是良方。


點擊查看:<<仁齋直指方論>>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